养生这四个方面平时就要做好
养生这四个方面平时就要做好
有人调侃说,生活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枸杞、人参。因此,养生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否尽早开启养生模式,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日后健康生活的负责。
生活中,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大多数人选择了西方科学养生法,比如跑步、喝咖啡、吃沙拉等。
可这样的方法称不上养生,也不符合中国人的体质情况,可能不正确的方法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对此,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养生,最关键的是要达到身心共养的境界,只有做到修心、养气、顺应自然、节制嗜欲,方能求得健康长寿、益寿延年。
的确,古往今来,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是却忘了,最好的养生是了解自己。
南怀瑾先生说,养生越早越好,等到生病时才想起养生,早已为时过晚。所以,在生活中,参透以下四个的养生智慧,才能活出精气神!
01养生之本在养心
曾有一份权威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中,遗传基因占15%,环境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剩下的60%则是取决于老人自己。
在山东省,有一位116岁的老人,鹤发童颜,步履矫健,还特别喜欢热闹,看上去就像是60岁出头,当问到他长寿的秘诀时,他总是笑笑说心态。
在这些长寿老人身上,能明显的感受到,长寿的根本原因是保持健康的心态。
这是让无数人羡慕不已的长寿秘笈,同时也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方法。
在生活中,大众一致认同一个好心态对健康和身体都存在着影响。
所以,有人也说,世间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养一颗慈悲的心。
心怀慈悲之人,在生活中不会被情绪所左右,能保持心里无忧,眼里有笑的状态。
即便是一时陷入了困境中,也能及时平衡好自己的心态,能做到宽容大度,也能让自己的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
一个慈悲的人,从不会斤斤计较,因此他们知道整日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苦恼,心会很累,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倒不如潇洒一点,看开一点,保持内心的愉悦和舒畅,比什么都重要。
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容大度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药方。甚至还有研究表明,很多身体上出现的问题,其主要根源都来自内在精神和心灵。
由此可见,养生之本其实是养心,内心安宁的人,烦恼自然少,身体也就更健康。
古代药王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其中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不能拥有良好的品德心态,那么即便是服用灵丹妙药,也无法延年益寿。
当南怀瑾先生看透了养生之根本时,也告诫世人在繁杂的生活中,要学会敞开心扉,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方能健康长寿。
02养生之要在养气
也可以解释为人体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气。俗话常说:人活一口气,和气生万物。这里面的气,可以理解为做人要争气,活得要有骨气。
在中医的认知中,气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但是不能忽视气在生活中的功能表现形式,也不能忽视气产生的强大能量。
俗话说:养生至关重要是养气,想拥有健康的生活,首先要学会养气。
古人认为,元气是生命的本源,人因气而生,也因气而长,只有养好元气,活出精气神,才能充满正能量,才能让身心得到舒展,最终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在生活中,元气不仅是构成和维持身心最基本的物质,还对每个人为人处世方面有警示作用。
当生活不如意时,内心就会充满怨气,如果不能及时化解,还会上升为怒气。自古就有怒气伤肝一说,这样的后果,不仅不能疏散内心的怨气,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如此两败俱伤的局面,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但选择正确的化解方式,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产生怨气时,不要着急动怒动气,而是先保持冷静,培养静气。俗话说静以修身,静而不争,则世间无可争之人、可争之事。
当内心平静时,心气也会随之平静。当气顺了,身体就通达了,自然事事就如意了。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做人要讲究内在美,内在的价值远远大于外在的表相,所以他说养气的过程其实就是修炼内心的过程,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培养浩然之元气,心正则底气足,气足则自带光芒,才能走到哪都能散播正能量的元气。
03要懂得顺应自然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却总是在生活中,无顾忌地挥霍着自己的身体。
比如在热火朝天的夏天,人人都愿意躲在空调房里,享受空调带来的清凉。
可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人体生理规律,更是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
正如《黄帝内经》中详细的记载着:
人体内在系统也存有四季和节律。天热的时候阳气发散,就该让其发散,同时还会将身体里的阴寒释放出来;天冷的时候阳气内收,就应养精蓄锐,只有顺应四时变化,来年才会更加健康。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天人合一,所以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但在当下,现代人不仅逆天而行,还将冬冷夏热的生活规律完全打乱。这样的生活方式就像是反季节的蔬菜一样,明知道口感和营养会受到影响,却执拗着要吃。
生活在冬暖夏凉反季节中的人,只追求一时的舒适,却忘记了长久的养生之道,自然也无法培养一个健康的身体。
国学大师南怀瑾大师曾说顺应四时为养,违背自然为伤。的确,只有顺应四时变化,才是最正确的养生之道。
就好比是炎热的夏天,就应该让自己出汗,这不仅是遵循了自然规律,还遵循了人体生理规律。天道如此,人道亦如此。
顺应自然规律,是最简单的养生方式,也是最合理的养生之道。
04要做到节制嗜欲
俗话说人生在世,孰能无欲,的确,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当每一个人进入这个世界时,为了能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通过各种形式来满足各种欲望,比如解决温饱、解决就业问题等。
每个人都有来自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和欲望,并且还会不断膨胀,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
可如果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得不到控制时,不仅会招惹出祸端,还有可能会做出遗憾终身的事情。
就好比在生活中,有些人经常放纵自己,暴饮暴食、吃饭没有规律等,这样不加节制的生活,都会为身体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也会让身体承受巨大的负担,其中受损最严重的莫过于脾胃了。
TAG标签: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有什么埃里希体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支气管炎的常识介绍
哪些原因会引起尿布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