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钉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图钉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互联网上我们何时才能被遗忘

发布时间:2020-02-14 05:24:49 阅读: 来源:图钉厂家

欧盟和科技公司,是经常一起上头条的关键词,早些年是微软,现在则是 Google。

但过去一年里,让 Google 和欧盟除了筹备中的反垄断诉讼,最频繁出现的莫过于“被遗忘权”(Right to forget)——从搜索引擎中抹去个人信息的权力。

相对于商业垄断而言,后者与普通人关系更大一些,它关系着你的黑历史会不会被别人看到。

你并不一定得是各种门的主角或者西太平洋大学的毕业生才有隐藏过去的需要。不管是初中在人人上发的荒唐照片、大学时以真名写下的博客,还是别人放出的陌陌聊天记录或者一篇弄错人名的失实报道,这些都有可能是你不想让雇主、同事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信息。

问题是,想抹去这些东西,真的容易么?

“被遗忘权”究竟是怎么回事?

2009 年,阿根廷歌手Virginia Da Cunha 发现自己可以 Google 和雅虎搜索到她以往的不雅照片,于是便状告这两家公司,要求撤销搜索引擎中的链接。法官裁定 Da Cunha 胜诉。

今天你在这两个搜索引擎搜索 Virginia Da Cunha 的相关信息,已经找不到相关信息。相比 6 年前,而且如果是一个生活在欧洲的人(哪怕是外国人)想抹去自己在 Google 和雅虎上的信息,也用不着通过冗长的诉讼完成。因为2014 年欧洲议会通过的新法案确保了Virginia Da Cunha 这样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而且并不需要提起诉也能完成。

这事情并没有因此过去,2010 年 1 月,欧盟委员会副主席 Viviane Reding 提交了立法,其中就包括一项有关“被遗忘权”的条款,当时 Viviane Reding 对被遗忘权是这么解释的“人独立个体有权自行决定他们生活的发展,不必因为某一次过去的特定行为而遭受永久性长时间的污蔑和蒙羞。”

在 2013 年,欧盟对相关的法案草稿还是表决通过了,并在 2014 年进行修订。而 Google、微软在内的搜索引擎也在去年开放了删除申请入口,可以删除自己网上信息的搜索结果。

欧盟的出发点是保护普通人的隐私权,企业没法通过这个途径直接删除信息。但这个举动也惹来了很多的争议,担心互联网服务将会在每个国家自我审查,封杀舆论。

不过那是欧洲需要担心的问题。在中国,首先需要问的是,“被忘记”容易么?

在中国想要被忘记,你需要做什么?

但如果你真的想要互联网上个人信息消失,那要怎么办?

在英语世界,这是一个相对成熟、公开的产业链。 DeleteMe 就是其中一个帮人们删除个人信息的服务。一般人的需求可能是抹去名字、家庭住址和住宅外的照片,少部分人是想要抹掉自己的犯罪记录,而他们会选择向 DeleteMe 支付 100 至 200 美元不等的年费。

但如果你想被中文互联网遗忘,难度就大了。

同样地,在国内若是要删除一条信息也需要这几个步骤:首先要找到信息发布的源头网站,联系他们的管理员删除;然后联系搜索引擎要求不显示该信息;对于已经扩散到各家服务器的消息,要清除还得花钱雇佣代理公司或者黑客“删帖”——这两者都是违法的。

首先是发布和收集信息的源头网站很有可能会拒绝你的要求,而它们并没有为普通用户提供注销账号的服务。

2010 年,人人网就曾被指责无法删除自己的账号,在用户选择删除账号之后,人人网还会把账号信息保存起来,并提示用户可以随时恢复账号。当时,同样无法自己选择注销的网站并不少,还有新浪微博就是其中一个,要在微博上清除信息,你得自己手动删掉自己发布的内容。

而人人不是特例,我们将国内的常用互联网服务删除账号的功能都试了一遍,大部分都没有成功:

支付宝:可以删除,必须在电脑端操作。 淘宝:可以 删除账号。但要删除所有阿里相关业务的记录,包括投诉和举报信息,需要拨打淘宝客服热线申请。 QQ:不支持 删除QQ 号码,理由是担心 QQ 号码被盗后被他人恶意 删除。普通号码需要持续90 天不登录,让腾讯自动回收。 微信:不支持 删除账号。因为腾讯规定不能解开已经绑定的 QQ 号以及 删除微信号,所以只能用解除绑定手机的方法去最大限度保护个人隐私。 豆瓣:有删除账户按钮,永久删除,用户不可恢复。 百度云:无法申请 删除。 微博:可以 删除账号,需要联系客服。 京东:无法删除账号。 知乎:无法删除账号,但可以清空自己的所有资料,删除自己的所有回答和问题。 爱奇艺:无法 删除账号,联系客服也无法删除。 陌陌:无法删除账户,可以解绑所有信息,防止被人搜索到。 小咖秀:没有删除账户入口。 饿了么:用户名账号不能修改和注销,如有特殊需求可以联系人工客服。 携程:工作日内联系客服,可以人工删除。 QQ 空间、QQ 邮箱:可以提出关闭邮箱申请。 美团:不能删除账户。

另外,这里还有一些移动应用,也是经过测试无法删除个人信息的,他们包括:百度外卖、喜马拉雅、秒拍、UC 浏览器、百度糯米、芒果TV、优酷、滴滴打车、全民K 歌、去哪儿……

而即使你的发布的信息在源头删除了,那些扩散的信息也会花费你不少的金钱和时间。

在国内,雇佣代理公司或者黑客删除信息还是一项违法行为,因为删帖公司们一般通过贿赂网站管理者牟利。根据《财新》早年的报道,根据收录网站的不同,删除信息需要 500 到数千元人民币不等,而这仅仅是一条信息的价格而已。

如果关于你的负面信息恰好被影响较高的网站收录并且传播开来,在 2012 年之前你还可以用几万或者几十万的价格删除。而现在随着政府打击的加大,个人就算愿意冒险,也不一定能找到这个渠道。

另一个问题是,信息在不断被扩散。

信息本质上是删不掉的

这就是我们的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路径:我们在微博上说过的话,别人对你的评论,注册过的百合网,甚至在京东、淘宝填写过的姓名、邮箱、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都会被各个的服务器记录,它就像一个信息的源头。

而互联网上的另外一种“生物”——爬虫机器人,就像不停歇的信息打包流水线,时刻将服务器上信息进行抓取,复制,传播。

你之所以能在 1 秒之内获得 Google、百度数以亿计的搜索结果,都是因为网络爬虫机器人:它们访问所有网站的每一个网页,然后将页面的内容进行过滤、分析,拷贝一份并且建立索引。这样有人搜索某个关键词的时候,它就能快速给出网页链接了。

但今天你看到的信息早已不止搜索引擎了。

今年 4 月,新浪微博将职场社交应用“脉脉”告上法庭。微博称,脉脉并没有经过他们的官方接口,抓取并且储存微博平台的用户数据,包括微博内容和用户的好友关系。

这些新浪微博的好友关系,当时还是脉脉这个社交应用的一个亮点功能——快速找到用户的二度、三度人脉。也就是说,如果你发了微博,脉脉能够自动内容抓取过来,即便你之后删了微博内容甚至账号,但脉脉也还有你所发内容的备份,甚至你和其它微博用户的关注关系网。

这就是爬虫的功效,而他们无处不在。Incapsula 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整个互联网访问量的 61.5%来自爬虫机器人。

甚至信息的源头网站,也没办法获知这些爬虫拿到信息之后去了哪儿。

“(信息)会进入到土壤里面。如果你是普通人,可能你的信息在好几个服务器里面,这只是可能。信息一旦散布了,就很难清理干净。你总不能把牙膏挤回管里。”安全专家菲利普·R·兹莫马恩(Philip R. Zimmermann)曾经这样解释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逻辑。

面对需求,兹莫马恩创办了做信息安全的 Secret Circle 公司,早前炒红的防隐私泄露手机 BlackPhone 就是他们的作品。

如果不能让互联网遗忘,公司们会怎么做?

互联网早已脱离早期学术和娱乐的作用,我们还在上面找工作、支付、社交,甚至查看征信信息。因为个人形象或者企业信誉需要在互联网上建立,让自己的黑历史“被遗忘”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因为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机制难以将信息连根铲除,国内删帖行为也属于犯法。许多公司的做法是:用更多的积极信息,淹没负面信息。

毕竟,藏在搜索引擎第十页的信息,和不存在也没什么区别。

一家移动应用开发商的公关经理告诉《好奇心日报》,如果互联网上出现了公司的负面消息,他们会针对负面消息的关键词做优化——在权重更高的网站,发更多该关键词的积极信息,把负面信息压下去。在社交网络上,他们也会给微博“大 V”提供费用,让他们转发积极的内容。而因为无法通过“删帖”解决问题,公关们还会联系这些负面消息的出稿方,寄送律师函,要求撤稿。

一家大型移动互联网公司公关执行人员黄骏表示,他们对于负面消息的应对策略也是类似,目标是“最大程度优化舆论”,例如会雇用第三方机构写对冲的稿子,同时雇佣水军“稀释”言论。

而普通用户,怕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创作”正面消息、并找地方发出去了。你能做的,更多是期望着互联网从一开始就不记得你的黑历史而已。

广州代理记账财务

中山代理记账会计公司

中山注册公司营业执照

注册公司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