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钉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图钉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三年又三年规培为何成了规赔

发布时间:2021-01-21 06:00:27 阅读: 来源:图钉厂家

养生之道网导读:2014年2月10日,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政策正式实施,为提高医疗质量,2015年全面实施。

2014年2月10日,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政策正式实施,为提高医疗质量,2015年全面实施。

一项效仿发达国家成熟医疗教育模式的政策,实施后却引来大部分医学生的强烈不满。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医学生们不满什么?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还是中间实施过程中有环节出错?

基层的呼声

浙江中医药大学2007届中医专业学生小罗是浙江安吉人,如今在浙江省中医院接受规培。

大学毕业一年后,小罗便进入安吉中医院工作,那是2013年。本科读完后就工作,这是小罗选择走的路。同届学生中,许多人和他一样,但也有少数人选择继续读研。

小罗的同学小黄则属于后者。谈到规培,他说:

浙江省早在2012年就开始推行,但这项政策推行前,并没有任何消息,也没有向我们医学生征求过任何建议。

同时,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太多不完善的地方,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学质量低下、工资待遇低、时间成本大,总结起来就是网上大多数人的观点——免费劳动力,一当就是三年。

这项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太多不合理因素,并且它的影响并不是少数人,而是整个医学生群体。我们当时是抱着观望的态度,期望会有人出来反对、废除这项政策,但是目前看来,事情并没往期望的方向发展。

说完这些,小黄原本皱着的眉头却皱得更深了。

因为三年后的现在,他们成了「被政策抛弃的一代」。无论是在浙江或邻省江苏,规培工作的实施,并没有因为其出发点——提高医疗质量而被大家广泛认可,相反,由于其实施方法上的种种不合理,高校医学生的抗议与愤怒之声此起彼伏。

三年时间谁补偿?

政策的多变,是医学生们抵触的原因之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本该是踏青、放松的时刻,南医药2014级硕士研究生却忙着将百人请愿书发布在多个医学、教育相关的网站上。

一年前,这群请愿学生还在为能走入这所学校继续深造而激动,一年后,面对即将入学的师弟师妹,他们心中却只有委屈与不满——虽然比2015级要早读一年,但因为刚实施的「5+3」政策(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规培),2015级只要3年便能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而他们却要等到2020年才能拿到同样的证书、顺利进入临床执业,比晚一年入学的2015级晚了2年。

4月8号,请愿书寄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旭的手中。面对这份只有短短772个字的请愿书,张旭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大家都明白,「学生们反映的问题是真实、客观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

这份只有短短772个字的请愿书,里面承载的无奈与绝望却是无法量化的。这样的请愿书,从2014年,规培政策正式实施开始,网上就有多个医学高校的不同版本,内容基本相同。因为,同样能力的学生,早几级的学生却比晚几级的学生更晚进入临床执业,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政策的多变和不公。

「5+3」政策实施后,2014届专业型研究生在之后的三年,不仅仅是继续深造自己学术领域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进行规培。他们只需3年就能达成前几届需要花6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事。

在这3年期间,即使无法如期完成学业,还可以申请延长修学年限,最长期限是2年。

无论是谁,小时候都听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而对于2012级研究生而言,别人只需三年的时间,他们却因为没赶上政策白白多花上三年,这笔账,又有谁来补偿?

如果每个人背负的十字架,是同等大小同等重量,那么大家只会默默扛起往前走;但当看到别人的十字架更小、更轻,多余的痛,就成了不能承受之重,品味到「不甘心」。

双向选择成空谈

对于没有选择继续读研、已经开始规培的小罗,并没有觉得自己比多花三年时间的同届朋友们幸运,身处规培时期的他,对规培也着实爱不起来。

从去年九月,小罗接受医院的分配,在浙江省中医院开始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工作要求按照「双向选择,统筹调配」的原则进行,实行公开招录,择优录取。

以下内容出自《2013年浙江省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志愿填报和招录要求》:

志愿设置分为三批,第1批为省级医疗机构培训基地,第2批为市级医疗机构培训基地,第3批为县级医疗机构培训基地,每批均设3个平行志愿。而在录取时候,则由培训基地对志愿填报为本培训基地的学院进行录取,顺序按第1、2、3批志愿一次录取,每一批次又按第1、2、3志愿的顺序依次录取。

「双向选择、统筹调配」看似解决了医学生选择规培医院时的不知所措,但是它并不按照报名者的要求和水平决定规培医院。

更多时候,报名者并不能知道自己三年规培后是被留下还是被分配到其他医院。

在现实因素下,更多的医学生先选择与医院签订工作合同,然后根据医院给出的合作的三甲医院,进行选择。这样的选择,往往只是二选一,「双向选择」看似合理,实则没有考虑到现实因素,成了空谈。

为何叫好不叫座?

规培生既有加深认识全科知识的机会,又有专科老师上课传授知识,那么为何大家谈起规培皆是不满?

2015年7月10日,丁香园发起了「参与规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调查活动。

调查持续将近一个月,参与调查的人数为3126人,调查问题涉及规培期间的培训方式与工资待遇。

1.规培有收获

对于医学生而言,最先关心的是规培期间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三年时间的投入能否获得知识、水平的提升是衡量这三年有没有荒废的标准之一。

根据丁香园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规培医生平均花在医疗文书书写上的时间为32.6%,而临床操作只有19.7%,培训或学习所占的时间份额则更加少,只有19.1%。

但从对「规培的收获」的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规培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知识水平。

2.不反对制度本身

那么,规培政策的实施为何会引起如此多的反对?

「对于规培,医生的希望是」这一项调查结果也许可以告诉我们原因。

结果中显示,71.3%的医生支持规培继续存在,但需要改进。而需要改进的方面集中在提高规培医生的工资待遇,其次是希望能增加临床操作训练和培训与学习的时间。

3.待遇无保障

那么,规培生工资到底是怎样一个水平?

根据「规培期间每月收入情况」的调查结果,2014、2015年,规培医生的平均月收入仅为2350元/月,其中10.4%月收入低于1000元。

难怪会有规培医生发出「生存压力大」的感慨。

而在工作强度方面,规培医生并不比正式医生轻松。36.3%的规培医生每天工作时长与正式医生相差无几,60.4%甚至比正式医生工作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无法保障,教学质量再高,规培生们也无法赞同规培政策的实施手段。

规培生的待遇问题一直被大家吐槽。

早在2014年8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在北京召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透露,中央财政将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资金补助标准为3万元/人年。补助资金2/3用于补助住院医师,1/3用于补助基地和师资。

大半年过去,中央财政承诺的住院医规范化培训补助尚未落地。

在丁香园的调查中,2014、2015年的规培医生,平均每人每月获得补助512元,其中47.4%不足500元,甚至还有17.4%表示规培期间从来没有得过补助。

当小罗和同事们一起去咨询相关部门时,工作人员的回答一律是:「没听说过(有3万元/人年的补贴)。」

已经顺利毕业开始进入医院进行规培的黄若石叹气道:

每个月光是保障基本的开销都已经不够了,更何况是存积蓄以后拿来买房、买车?其实从目前来看,我们这群被政策抛弃的一代同时也是被社会抛弃的一代,28岁开始规培,等规培完31岁,没钱买车买房,在中国当下社会,谈何结婚找对象?而且在中国,你不结婚是不孝,同时很多医学生都是家中的长子或者是独子,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别人家的制度

有位对美国规培进行过研究的医生如此评价规培:

规培的目的就是像发达国家看齐,通过三年规培训练,培养出能够独立行医的高水平的医生。

但是在中国,规培期间教学质量实在是在浪费规培生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规培生一般是其他医院安排在这家医院里的,并不是本院的医生,那么带教老师为何要好好教呢?没有切身利益啊,教得好又不会给自己医院创造价值,并且还把肥水浇给外田,而且教不好也不会有什么惩罚,那就混混日子就好了,而且如果要投入精力,还得抽出自己的时间。

对于医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这完全就是亏本的买卖,谁会认真教学?而在美国,不止是住院医师要接受认证和考核,连培训导师也要接受专业监管和认证,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才有资格去教学生,而且医院对规培生的规培能力是有专门机构进行评定和监管的,如果医院没有对规培生进行尽职的规培,将会受到惩罚,对名声不好。

我们最羡慕的一点,是规培生可以投诉医院,如果医院没有提供相应的规培机会,或者带教老师没有认真上课,就可以举报,这样一来,教学质量都是很有保障的。

但是国内的规培,教学质量低下,规培内容大部分成了做些琐碎的事情,并不需要专业能力,随便找个文秘都可以解决,完全成了免费劳动力,干着最低级最苦的活也没时间思考问题,苦累的背后还是学不到东西。

总之,希望上级医师能认真有计划的带规培学生,也希望政府能够多多补贴医疗教育方面,不要让人对医学心生失望。

特别鸣谢丁香园调查派提供数据,关注丁香调查,回复「规培」,看看过来人怎么谈规培及待遇。

新大主宰

纳雅外传

战神

飞升三国手游安卓版